(BI4LBK)Tektronix 496P 频谱分析仪拆解
I 简介
众所周知,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Tektronix一直是一家领先的示波器制造商,然而Tek也有悠久的射频仪器,尤其是频谱仪的生产历史,在曾经一段时间内可以与HP相抗衡(很遗憾,现在Tek已不再生产频谱仪)。
Tek 49x系列始于1966年发布的491型频谱仪,这是一种频率可达12.4GHz的全模拟频谱仪。随后Tek在1970年代初期开始设计了一系列用于7000系列模块化示波器的频谱仪插件,比如1971年发布的7L12,从这时开始频谱仪插件开始引入了微处理器程控设计,比如可以从CRT上读出参考电平,RBW,SPAN等设定参数。从1978年发布的7L18插件额外具备了数字存储功能以消除扫描时的显示闪烁(也不再需要存储管示波器主机了)。7L18的设计基本上奠定了其后的49x系列的基本架构,许多部件非常相似或完全相同。
1980年,Tek将数字控制技术带回到独立型频谱分析仪中(不再是示波器插件),于是推出了频率可达21GHz的492型,继续延伸49x系列的道路,这包括492-497便携式系列,此外还有把49x的机芯装进标准19英寸机架外壳中的275x台式系列。新的49x系列仍旧是模拟扫描的频谱仪,但所有控制信号均由微处理器产生,稍后推出的型号也具备锁相精度更高的本振和Marker读出等功能,更接近现代的频谱仪。
值得一提的是,HP在1978年便推出了革命性的HP 8568A频谱仪,这是第一次在频谱仪上实现了数字Marker功能以及全频率范围内极高的程控调谐分辨率,优秀的动态范围和低相位噪声水平,8568A是现代频谱仪的起点,但在当时Tek是HP唯一强力竞争对手,于是其在随后的20多年时间里展开了激烈的、富有创造力的技术竞争。
本次拆解的496P于1982年上市,频率范围1KHz-1.8GHz,P后缀代表它是Programmable/可程控的的,或者说带有GPIB接口。496是整个49x系列中频率最低的一款。
496P的一些主要技术特征如下:
- 频率范围: 1KHz…1.8GHz
- SPAN: 0, 50Hz…100MHz, MAX
- RBW: 30Hz…1MHz(30,100,1K,10K,300K,1M)
- 动态范围: 80db
- 垂直单位: 对数显示10db或1db步进,线性显示
- 基本结构: 超外差三次变频,一中频2.072GHz,二中频110MHz,三中频10MHz
II 拆解
2.1 外观/整体
496P是便携式设计的频谱分析仪,因此宽度比台式/机柜式安装的要窄一些,净重20kg左右。
前面板是Tek频谱仪独特的风格设计,Tek希望用户像使用示波器一样简便的使用频谱仪,因此仍然带有一些示波器的操作风格,比如双层旋钮便捷的调整衰减与参考电平,SPAN与RBW,但没有提供键盘输入。
所有板卡都通顶部两颗长螺栓锁固到背板上,并通过一颗螺栓与侧面的框架固定。
射频背板与更高频率的型号相互兼容,因此有很多组件没有安装,看起来比较空荡。
2.2 射频控制(ZONE A)
从前面板方向开始,ZONE A的第一块板子是YTO振荡器(1本振)驱动板。
继续向后是一个屏蔽严密的组件。与1本振锁相系统有关,其中是频率合成器,环路滤波器等部分。
2.3 数字处理(ZONE B)
GPIB板,其它的空位似乎是在更高版本的仪器上安装ROM的。
可以看出走线仍旧是手工绘制的,密度非常低,此外插件孔的焊盘过大而不能穿过走线,因此Tek选择增加层数来布通,十分豪横。
2.4 检波器和视频处理(ZONE C)
C区域的第一块板子实际上位于板卡笼的最前端,但它与最后一块板子密切相关,这块板子处理检波后的电压,在频谱分析仪里专门称为“视频信号”。这块板子上包括VBW滤波器和扫描线起止消隐控制等功能。
2.5 CRT驱动/扫描控制
因为卡槽高度不够,晶体管的散热片被掰弯,看起来非常容易出事…
CRT电源/高压。496P使用的CRT加速电压很低,管壳上没有阳极帽,所有电压都通过这块板子顶部的排线去CRT。
一种比较少见的硫酸铜电解液计时器,用于记录仪器的工作小时数。
计时器内部填充硫酸铜电解液,总共5000小时,刻度下的细玻璃管曾经应该镀满了铜,在电流的作用下铜逐渐被溶解,缩短,目前只能在最后一格的位置看到残余的铜。绝大多数这类计时器都采用水银介质,反过来安装可以慢慢倒回起点,这种看起来不行。
2.6 RBW滤波器
另外还有一个独立的30Hz带宽的滤波器装在外面,这个滤波器是恒温的,因此有一根加热供电线,外壳是电源负极。
现在所有插槽中的板卡都已介绍过了,在拆空的背板上还有一处值得注意的地方。
先前在ZONE B当中提到的GPIB板,在底部和侧面均有连接器,因此侧面的金手指连接器插座是解锁(分开触点)后从侧面垂直插入的。
2.7 电源
电源通过金手指插座以及左侧的两个线束与机身连接,拆除线束时需要特别小心。
其中一个开关管的基极是用屏蔽线从板子另一端引过来的,令人害怕。
2.8 前面板/CRT
前面板也比较容易拆卸,需要断开CRT相关的线缆和一些射频线。
放松CRT后面四个蓝色塑料压块,并拆除前面的铝框即可抽出CRT和屏蔽罩。
Tek独有的陶瓷管壳CRT,前部使用陶瓷材料相比玻璃具有更轻的重量和更好的机械强度,后部电子枪组件仍是玻璃的。
灯泡在编码器侧面,方便在烧断以后重新更换,灯泡通过导光板传递光线。
比起HP的编码器,Tek的设计旋转分辨率低得多,但基本原理却完全相同。
2.9 RF DECK
绝大多数射频器件都装在底部,相比HP的频谱仪结构,这里看起来更像一个射频实验台,但检查信号路径的时候十分容易。
向前面板方向,主要是衰减器,第一混频器,输入阻抗切换开关等。
输入阻抗切换开关,前面板上还有一个75 Ohm BNC输入,插座内应该集成了阻抗转换。
这块区域则比较复杂,包括了第二中频放大器,第二中频滤波器,YTO振荡器,100MHz频率基准/第三中频混频器等组件。
YTO振荡器附近贴着一个有联系电话的保修标签,这个仪器到底被修过多少次呢?
外表镀银已经氧化发黑的第一中频腔体滤波器/第二中频混频器组件。
拆解部分到此结束,维修请见下篇。
Tektronix 496P 频谱分析仪维修
~完,感谢阅读~
本文为BI4LBK原创,版权归作者所有。